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被引:51
|
作者
吴一洲 [1 ]
吴次芳 [2 ]
罗文斌 [3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城乡发展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密度; 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学; 影响效应;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3.01.007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的: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方法:空间密度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根据自然禀赋、集聚经济和政策制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正向效应,但中西部城市与东部相比更偏向于依赖初始禀赋;在当前的产业集聚初步阶段,产业多样性比专业化更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城市交通成本降低、消费多样性和高人力资源素质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于东部城市的影响效应要高于中西部城市;经济开放政策呈明显的正向效应;目前土地市场化政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但不同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地域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差异性很大;以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合理配置城市土地开发的功能结构、完善区域内外部交通系统、引导人口与人才集聚、深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等方面为引导方向的城市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制度和战略创新,将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