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裁判彰显尚“善”情怀——论贾宝玉社交行为的尚“善”价值品质

被引:2
作者
刘秀玲 [1 ]
机构
[1] 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贾宝玉; 社交行为; 诗意裁判; 尚“善”品质;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10.s2.010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红楼梦》研究与评论];
学科分类号
050105 ;
摘要
大多数《红楼梦》读者认为,贾宝玉的社交行为,其关系暧昧近乎情恋,行为缠绵近乎异态。然而情感的"诗意"裁判下,贾宝玉的社交行为中,有人性的光辉,有真、善、美的价值品质内涵。综观贾宝玉的社交行为描写,其表达了作家生命本真的人生理想,展现了作家高尚的人格魅力,表现了作家"助益"社会人生的责任担当。因而,其具有鲜明的尚"善"价值品质,是曹雪芹高品位创作追求的集中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贾宝玉欲求之边缘性 [J].
徐卫卫 .
红楼梦学刊, 2004, (03) :47-58
[2]   试论《红楼梦》“情”的文化人格模式 [J].
翟新格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 (02) :48-52
[3]  
贾宝玉形象的女性化分析[D]. 陈远洋.西北大学. 2003
[4]  
红楼梦人物论[M]. 北京出版社 , 王昆仑著, 2004
[5]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M]. 东华大学出版社 , 詹丹著, 2003
[6]  
文学理论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童庆炳主编, 1998
[7]  
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M]. 辽宁大学出版社 , 朱眉叔 著, 1986
[8]  
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M]. 重庆出版社 , 苏鸿昌 著, 1984
[9]  
红楼梦新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梦溪著, 1982
[10]  
孙犁文集[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孙犁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