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课程:一种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课程形态

被引:35
作者
赵文平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成; 生成性课程; 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生成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也是人与课程的根本存在状态或方式。生成性课程基于课程的生成性品质而存在,是相对于传统的预设性课程而言的,是在教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多种因素的互动中所建构生成的一种非预期的、超越于原有预设性课程的,但富有教育价值的经验体系。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彰显课程生成品性的课程形态,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意义的课程形态,是一种充满对话交往精神的课程形态。生成性课程具有过程性、关系性、创新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 [J].
郝德永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5) :71-75
[2]   知识生成论 [J].
金吾伦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 (02) :48-54+110
[3]  
论对话[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英)戴维·伯姆(DavidBohm)著, 2004
[4]  
课程愿景[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澳)诺尔·高夫(NoelGough)主编, 2004
[5]  
生成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伊丽莎白·琼斯(ElizabethJones),()约翰·尼莫(JohnNimmo)著, 200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2001
[7]  
哲学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维特根斯坦著, 2001
[8]  
后现代课程观[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著, 2000
[9]  
课程流派研究[M].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张华等著, 2000
[10]  
认识与兴趣[M]. 学林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