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和社会治理:理论定位与关系厘清

被引:22
作者
庞正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法治社会; 社会治理; 基本范畴; 理论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1204 ; 120401 ;
摘要
法治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活动在实践上的确存在很大程度的交集,但法治社会和社会治理作为彼此独立的理论范畴各有不同的分析功能,不可混同使用。法治社会是指一种由国家法律和社会自生规则共同缔造良好秩序的社会状态,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会自治是其存在和运行的基本特征。社会治理范畴描述了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事务管理方式,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条件下,社会治理尚不宜被定位于社会中心主义的实践范式。法治社会和社会治理在研究论域、问题导向、概念功用、实践主体、实践内容上都存在差异,同时在社会结构条件、运行机理、制度依赖、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具有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2+255 +2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D].武小川.武汉大学.2014, 06
[2]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J].R. A. W.Rhodes.Political Studies.2006, 4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4]  
法治的社会之维.[M].庞正.法律出版社.2015,
[5]  
法哲学通论.[M].张文显; 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6]  
法理学.[M].姚建宗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7]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1,
[10]   治理研究:正本清源 [J].
王绍光 .
开放时代, 2018, (02) :153-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