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流动逻辑

被引:23
作者
金紫薇
邓友超
机构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两个大局; 教育; 流动;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23.02.003013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增大,“乡土中国”向“流动中国”的转变势不可挡。进入新时代,在两个大局的双重叠加和相互激荡下,中国教育呈现四种新的流动趋势:从出国留学向国内就学的流动、从体制外就学向体制内就学的流动、从乡村就学向城镇(县城+都市圈)就学的流动以及毕业生从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的流动趋势。中国教育的四大流动趋势实际上是对教育资源体系的大调整,深刻塑造和改变着当前中国的教育版图,使国际与国内、国家与市场、城镇与乡村以及不同阶层之间展开了复杂的互动和博弈,对中国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新挑战。为此,通过探索人才“在地”双培养模式、优化支撑公共教育的服务体系、构建圈层融合的城乡教育发展新格局、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竞争力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新倍增战略.[M].刘世锦.中信出版社.2021,
[2]  
公共经济学.[M].杨志勇; 张馨;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张人杰;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教育与国家形成.[M].(英)安迪·格林著;王春华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  
再生产.[M].(法)P.布尔迪约(PierreBourdieu);(法)J.-C.帕斯隆(Jean-ClaudePasseron)著;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6]  
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日)藤田英典著;张琼华;许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美)[M.卡诺依]Martin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李强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9]   新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J].
邬志辉 ;
杨清溪 .
中国教育学刊, 2022, (07) :26-35
[10]   完善中国特色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J].
张力 .
中国教育学刊, 2022, (07)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