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路径研究

被引:33
作者
刘胜强 [1 ]
毛显强 [1 ]
胡涛 [2 ]
曾桉 [1 ]
邢有凯 [1 ]
田春秀 [2 ]
李丽平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协同控制; 钢铁行业; 减排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随着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日益深化,寻求能够同时削减温室气体和局地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措施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过去的减排工作经验教训表明,单一的末端治理措施难以实现多污染物控制目标。文章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在协同控制理念指导下,构造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当量指标APeq评价某项技术措施对SO2、NOX和CO2的综合减排效果,并针对APeq、SO2、NOX、CO2,基于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和减排潜力估算,讨论协同控制分析方法和技术措施减排路径。结果表明,相比末端控制技术,前端和过程控制技术可实现3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因而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低,优先度排序靠前,而末端治理措施缺乏协同性,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高,优先度排序靠后。仅靠前端和过程控制措施,NOX减排目标能够实现,而SO2、CO2和APeq减排目标则难以实现,尚须实施部分成本较高的末端控制措施,或借助结构调整和规模控制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焦化第三代煤调湿技术及其应用 [J].
黄智斌 .
冶金能源, 2010, 29 (01) :11-13
[2]   烧结冷却机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经济分析 [J].
张兰芳 ;
陈长景 .
发电设备, 2010, 24 (01) :81-84
[3]   国内钢铁烧结烟气脱硫主流工艺应用与投资评价 [J].
周安玉 .
中国钢铁业, 2009, (12) :25-30
[4]  
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回收及发电技术的探讨[J]. 范书昌.莱钢科技. 2009(05)
[5]   独立焦化企业干熄焦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J].
薛晓敏 .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9, (05) :56-57
[6]  
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回收及发电技术的探讨[J]. 范书昌.莱钢科技. 2009 (05)
[7]   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在太钢的应用研究 [J].
高晔明 .
冶金动力, 2009, (05) :52-56
[8]   宝钢大高炉TRT的开发投运 [J].
柳黎光 ;
牛卫民 ;
贾江平 .
通用机械, 2009, (09) :54-56
[9]   烧结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的比较 [J].
陈凯华 ;
宋存义 ;
张东辉 ;
谷启源 .
烧结球团, 2008, (05) :29-32
[10]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J].
廖继勇 ;
储太山 ;
刘昌齐 ;
周末 .
烧结球团, 2008, (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