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贵州郎德模式的成功实践

被引:42
作者
李欣华 [1 ]
吴建国 [2 ]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2]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民族村寨文化; 保护; 传承; 郎德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F592.6 [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120203 ;
摘要
旅游城镇化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贵州郎德上寨的村民因势利导,在顺应旅游城镇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村寨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贯彻始终,并发扬集体智慧,以工分制进行运营管理和利益分成,保证了文化保护的持续性,在旅游城镇化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建立起一种利益相关、互为因果的反馈机制——郎德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旅游城镇化的系列现实矛盾,为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民族旅游社区参与的“工分制” [J].
李天翼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2) :189-193
[2]   旅游城镇化的分析 [J].
王红 ;
宋颖聪 .
经济问题, 2009, (10) :126-129
[5]   广西旅游城镇化经营的整合研究 [J].
连漪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6) :841-845
[6]   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九华山为例 [J].
丁娟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6) :569-570+562
[7]   郎德——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成功实例 [J].
吴正光 .
理论与当代, 2007, (01) :51-52
[8]   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 [J].
焦华富 ;
丁娟 ;
李俊峰 .
地理科学, 2006, (05) :5635-5640
[9]   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以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为例 [J].
李欣华 ;
杨兆萍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301-306
[10]   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 [J].
朱竑 ;
贾莲莲 .
经济地理, 2006, (01) :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