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46
作者:
牛海鹏
[1
,2
]
赵同谦
[2
]
张安录
[1
]
李明秋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耕地可持续利用;
生态位适宜度;
现实生态位;
最适生态位;
Fi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区域耕地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提出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Fi模型)。然后,将所构建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焦作市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之中,测度了1997~2006年期间焦作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Fi值。为了便于对照分析,采用限制因子模型(NFmin-i模型)和希尔伯脱空间模型(CHi模型)进行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NFmin-i值和CHi值的测算。测算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期间,Fi值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从1997年的0.5088增加到2006年的0.6503,表明支撑焦作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子总体上呈良性发展趋势,即耕地可持续利用现实生态位趋于最适生态位。(2)1997~2006年期间,Fi与CHi值各年间的变化规律一致,与NFmin-i值总体变化规律一致,表明运用Fi模型进行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同时,Fi值有利于从综合角度表征区域耕地总体可持续利用水平。(3)利用最适生态位解释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以及运用n维资源(条件)生态位与最适生态位的匹配这一基本思想进行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生态意义明确,便于依据生态位适宜度值的大小及其变化制定区域耕地利用方案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535 / 5543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