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利益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创新

被引:8
作者
侯衍社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利益观; 个别利益; 共同利益; 群众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13 [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马克思的利益观深刻揭示了物质利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深层作用,精辟阐述了共同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政党利益、阶级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鲜明表达了其理论的"大众化"立场,是深入理解人类历史之迷的一把钥匙。马克思的利益观在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具体运用和发展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原则,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实现和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增添了新的宝贵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3]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5]  
列宁全集.[M].列 宁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88,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