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23
作者
陈军 [1 ]
成金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回顾与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2.10.037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国内学界围绕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意义、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分析以及政策措施等主要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在研究内容上,问题的针对性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研究技术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研究视野上,考察的宽度和广度上还需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加以拓展。这是认识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鄂尔多斯模式反思 [J].
刘焱 ;
杨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7) :222-226
[2]   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 [J].
周训芳 ;
吴晓芙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3) :19-23
[3]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J].
荣开明 .
江汉论坛, 2011, (02) :29-35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化、时代化 [J].
祝福恩 ;
林德浩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 (01) :13-15
[5]   增强生态责任、促进公民生态行为的养成 [J].
张首先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01) :135
[6]   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 [J].
鄢本凤 ;
宋锡辉 .
思想教育研究, 2010, (11) :73-77
[7]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朱玉林 ;
李明杰 ;
刘旖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05) :77-80
[8]   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 [J].
张瑞 ;
秦书生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8) :79-83
[9]   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J].
高珊 ;
黄贤金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823-828
[10]   生态文明的提出、问题及对策思考 [J].
孟福来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3) :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