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教育引论

被引:47
作者
王乐
涂艳国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场馆; 场馆教育; 场馆学习; 展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中西话语体系的差异导致"场馆"的界定在语辞互译中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使得场馆教育在中国长期未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场馆教育的身份界定模糊,主要表现为学习与教育的争执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困扰。教育作为场馆的重要属性不仅缘于其百年之余的事实存在和社会赋予场馆的文化担当,更为重要的是,始于场馆自身所体现的教之本质,即"展品即知识"、"参观即学习"、"场馆即教之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知识价值理论研究.[D].范领进.吉林大学.2004, 04
[2]  
教育学.[M].王道俊; 郭文安;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教育心理学.[M].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世界教育危机.[M].[美]菲利普·库姆斯(PhilipH.Coombs)著;赵宝恒;李环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博物馆学通论.[M].马继贤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6]   知识的意义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实现 [J].
李召存 .
中国教育学刊, 2006, (02) :34-37
[7]   非正规教育与终身教育 [J].
陈乃林 ;
孙孔懿 .
教育研究, 2000, (04) :20-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