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地位的内涵、演进及其类型——兼论我国当代社会地位的生成逻辑

被引:5
作者
周兆海
邬志辉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社会地位; 生存逻辑; 道德逻辑; 城乡二元;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5.07.026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社会地位是个人(群体)之间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秩序安排。社会地位的出现,一方面是生存发展需要,即生存逻辑,一方面是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依从和尊重,即道德逻辑。而其生成逻辑历经四个阶段:原始社会,弱生存逻辑且弱道德逻辑;部落社会,强生存逻辑而弱道德逻辑;农业社会,弱生存逻辑而强道德逻辑;工业社会,既强生存逻辑又强道德逻辑。因长期面临总体性生存性资源紧张,我国当代社会地位的生成逻辑是:重生存逻辑而轻道德逻辑,体制内外的地位分殊和城乡社会空间地位等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20世纪前期乡村社会冲突的演变及其对策 [J].
王先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51 (04) :1-15
[2]   城乡结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迟滞者 [J].
王春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6-57
[3]   对社会二元结构的新认识 [J].
孙立平 .
学习月刊, 2007, (01) :15-16
[4]   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 [J].
边燕杰 ;
李路路 ;
李煜 ;
郝大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100-109+207
[5]   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J].
周晓虹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4) :60-66
[6]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2002, (01) :18-26
[7]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 [J].
刘应杰 .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6, (02) :1-10
[8]   社会地位与角色 [J].
昝宝毅 .
社会, 1987, (01) :7-9
[9]  
宏观社会学.[M].桑德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M].(美) 克博Kerbo;H.R.;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