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弱电网下考虑锁相环影响的三相并网系统相角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2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燕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陈智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罗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周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周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伍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弱电网;
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
小扰动导纳建模;
锁相环;
相角补偿;
稳定性;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72560
中图分类号:
TM464 [逆变器];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在多可再生能源发电主导的弱电网中,锁相环的带宽较大时,其引入负阻尼的频率范围也较大,导致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减小锁相环的带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会对系统的动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考虑锁相环影响的三相并网系统相角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公共耦合点电压前馈来改变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导纳,维持了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导纳在系统截止频率处幅值基本不变,并增大系统的相角裕度,解决因锁相环带宽较大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并保证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099 / 610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弱电网下锁相环对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小扰动建模影响及稳定性分析
[J].
杨苓
;
陈燕东
;
周乐明
;
陈智勇
;
周小平
;
伍文华
;
黄旭程
;
谢志为
;
罗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 (13)
:3792-3804+402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燕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周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陈智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周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伍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2]
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的自导纳和伴随导纳建模
[J].
王国宁
;
杜雄
;
邹小明
;
杨友耕
;
籍勇亮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14)
:3973-3981+427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籍勇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重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3]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鲁棒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J].
周乐明
;
罗安
;
陈燕东
;
周小平
;
李鸣慎
;
匡慧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10)
:2742-2752

周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罗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陈燕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周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李鸣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匡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4]
考虑锁相环影响的LCL型并网变换器电流环控制器参数设计
[J].
周诗颖
;
邹旭东
;
童力
;
朱东海
;
高晓璐
;
赵迎迎
;
康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4)
:1075-108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童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5]
LCL型逆变器的鲁棒延时补偿并网控制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
[J].
杨苓
;
罗安
;
陈燕东
;
周乐明
;
怀坤山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102-31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陈燕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周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弱电网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锁频环同步方法
[J].
刘桂花
;
曹小娇
;
王卫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9)
:5022-502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弱电网条件下锁相环对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及锁相环参数设计
[J].
吴恒
;
阮新波
;
杨东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30)
:5259-526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微电网技术综述
[J].
杨新法
;
苏剑
;
吕志鹏
;
刘海涛
;
李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01)
:57-70

杨新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苏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吕志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刘海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李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9]
考虑电网电压基波锁相环控制的单级式光伏逆变器柔性并网方法
[J].
邢浩江
;
张东来
;
李铁才
;
王子才
.
电网技术,
2012, 36 (10)
:6-10

邢浩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铁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基于功率平衡及时滞补偿相结合的双级式变流器协调控制
[J].
王成山
;
李霞林
;
郭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5)
:109-117+16

王成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霞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郭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