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新型)权利的证成标准

被引:116
作者
雷磊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新兴(新型)权利; 正当利益; 个人选择; 权利推定; 法政策考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新兴(新型)权利的泛化危及了权利观念本身的重要性。为此要明确新兴(新型)权利的证成标准,以严格区分权利主张与权利本身。一项新兴(新型)权利要得到证成,首先要符合权利的概念标准,即被保护的合理性。它一方面必须体现正当利益,另一方面还必须说明对个人选择保护的重要性,后者与个人的道德地位和自治相关。其次,这项新兴(新型)权利应当为既有的法律体系所容纳,即通过权利推定的方法证明,它可以从法律明文规定的基础权利中推衍出来。最后,还要证明它有被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基于社会成本或/和政治现实等方面的政策性考量它在当下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样的新兴(新型)权利将同时具备合理性、合法性与现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法律权利的性质:它与道德权利必然相关吗? [J].
陈景辉 .
浙江社会科学, 2018, (10) :4-12+155
[2]   新兴权利保护的合法利益说研究 [J].
张建文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5) :87-95
[5]   新兴权利研究的理论提升与未来关注 [J].
侯学宾 ;
郑智航 .
求是学刊, 2018, 45 (03) :89-99
[6]   新兴权利渐进入法的路径探析 [J].
王庆廷 .
法商研究, 2018, 35 (01) :30-41
[7]   新兴权利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姚建宗 ;
方芳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3) :50-59
[8]   新兴权利研究述评——以2012~2013年CSSCI期刊相关论文为分析对象 [J].
魏治勋 .
理论探索, 2014, (05) :108-116
[9]   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吗? [J].
陈景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3) :33-53
[10]   法律权利的逻辑分析:结构与类型 [J].
雷磊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3) :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