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在小麦秸秆静态高温堆肥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7
作者
孙利宁 [1 ]
谷洁 [2 ]
高华 [2 ]
张社奇 [1 ]
陈胜男 [1 ]
陈强龙 [2 ]
甄莉莎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 好氧气发酵; 温度; 氧化还原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选取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采取发酵罐处理方法,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中堆体温度变化、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变化、温度与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不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较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CK)升温快、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堆体温度第2d上升到50℃以上,第3d达最高温度67.1℃,50℃以上持续6d;CK堆肥第3d达到50℃,第4d达最高温度59.5℃,50℃以上持续5d。(2)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期较低,中期迅速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堆肥第10d到堆肥结束,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CK;添加菌剂处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堆肥前期和后期高于CK,说明添加菌剂可加速木质素的降解及其产物的转化;添加菌剂处理的脱氢酶活性在堆肥中期显著高于CK;添加菌剂处理的过氧化物酶从堆肥第12d到堆肥结束活性均高于CK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促进物质的氧化。(3)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堆肥中期达到最高值,两者变化趋势相同;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堆腐后期比较稳定,多酚氧化酶活性堆腐后期呈增长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42 / 10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添加无机肥料对高温堆肥化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J].
郑丹 ;
阎静 ;
陶光灿 ;
李鹏 ;
郭鹏 ;
崔宗均 ;
宋卫堂 ;
谢光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1631-1635
[2]   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在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变化的研究 [J].
谷洁 ;
李生秀 ;
秦清军 ;
李鸣雷 ;
高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2) :138-141
[3]   猪场废水堆肥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J].
谭小琴 ;
邓良伟 ;
伍钧 ;
徐耀波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244-248
[4]   鸡粪堆肥过程中各种碳有机化合物及腐熟度指标的变化 [J].
鲍艳宇 ;
颜丽 ;
娄翼来 ;
关连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820-824
[5]   畜禽粪便高温堆肥生物化学变化特征研究 [J].
李吉进 ;
郝晋珉 ;
邹国元 ;
张有山 ;
王美菊 .
土壤通报, 2005, (02) :234-236
[6]   不同通气方式对畜禽废弃物快速高温堆腐效果影响的比较 [J].
任顺荣 ;
院多本华夫 ;
前川孝昭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1115-1118
[7]   有机物料高温快速连续发酵除臭技术研究 [J].
张夫道 ;
张树清 ;
王玉军 ;
窦富根 ;
刘秀梅 ;
邹绍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96-800
[8]   高温堆肥的生物化学变化特征及植物抑制物质的降解规律 [J].
朴哲 ;
崔宗均 ;
苏宝林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206-209
[9]   不同通风方式对污泥堆肥的影响 [J].
魏源送 ;
李承强 ;
樊耀波 ;
王敏健 ;
贾智萍 .
环境科学, 2001, (03) :54-59
[10]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及其前景展望 [J].
余媛媛 .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0, (01)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