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7
|
作者
李红梅 [1 ]
樊万珍 [2 ]
机构
[1] 青海省气候中心
[2] 青海冷湖行委气象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城市热岛效应; 日内变化; 候平均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西宁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利用西宁市城市和郊区气象观测站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宁市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日内、候平均热岛强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相对于郊区,西宁城区平均气温日内变化幅度较小,16—17时(北京时,下同)表现为弱的冷岛效应,冷岛强度为0.034℃,日出前的06—07时热岛强度表现最强,热岛强度最高可达3.01℃;(2)春季和夏季一天中均为热岛效应,且热岛效应日内变化幅度较小,分别为2.76℃和2.12℃。秋季和冬季在日出前的07—08时热岛强度最强,分别为2.89℃和4.14℃,秋季16—17时和冬季15—17时表现为冷岛效应,最大冷岛强度分别为0.34℃和0.53℃;(3)西宁城区1月第3候热岛强度最强为3.40℃,7月第2候热岛强度最弱为1.07℃。其中白天在1月第3候热岛强度最强为0.88℃,9月第1候最弱为0.13℃,热岛强度年内变幅较小仅为0.75℃,而夜晚在1月第3候最强为5.93℃,7月第2候最弱为1.62℃,热岛强度年内变化幅度达4.30℃;(4)西宁城区候平均最高气温在春季和夏季表现为热岛效应,热岛强度平均为0.58℃,而在秋冬季表现为冷岛效应,冷岛强度分别为1.84℃。候平均最低气温全年均表现为热岛效应,其中夏季相对较弱为3.22℃,冬季表现最强达到5.11℃。
引用
收藏
页码:562 / 5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城市化对石家庄站日气温变化的影响
    任国玉
    张雷
    卞韬
    任玉玉
    李娇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58 (02) : 398 - 410
  • [2]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石家庄地区为例
    杨鹏
    陈静
    侯晓玮
    高祺
    赵强
    [J]. 气象, 2013, 39 (10) : 1304 - 1313
  • [3]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白杨
    王晓云
    姜海梅
    刘寿东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02) : 101 - 106
  • [4] 拉萨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
    拉巴次仁
    卓嘎
    罗布
    普布次仁
    [J]. 资源科学, 2012, 34 (12) : 2364 - 2373
  • [5] 石家庄气象站记录的城市热岛效应及其趋势变化
    卞韬
    任国玉
    张翠华
    阎访
    [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 (05) : 402 - 408
  • [6] 天津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
    黄利萍
    苗峻峰
    刘月琨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5) : 620 - 632
  • [7] 不同天气条件下沈阳城市热岛特征
    李丽光
    梁志兵
    王宏博
    李昌杰
    王笑影
    赵先丽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1) : 66 - 73
  • [8] 近40年来城市化对天津地区气温的影响
    郭军
    李明财
    刘德义
    [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 29 - 34
  • [9] 上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特征
    侯依玲
    陈葆德
    陈伯民
    郑庆锋
    [J]. 高原气象, 2008, 27(S1) (S1) : 131 - 137
  • [10] 基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北京城市热岛(冷岛)强度分析
    王建凯
    王开存
    王普才
    [J]. 遥感学报, 2007, (03) : 330 -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