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场的内涵、结构特征与功能属性分析

被引:10
作者
高俊峰 [1 ,2 ,3 ]
王毅军 [1 ,3 ]
黄微 [2 ]
宋绍成 [4 ]
机构
[1] 北华大学图书馆
[2]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3] 北华大学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研究所
[4] 北华大学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网络舆情场; 概念解构; 机能描述; 网络舆情分析管控;
D O 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7.04.002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目的 /意义]通过解构网络舆情场内涵、结构特征以及功能属性,进而将场理论引入到网络舆情管控治理的研究中,实现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网络舆情综合研究视角建构目标。[方法 /过程]在充分把握网络舆情的特征、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辩证地引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场论的观点与定义,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解构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并形式化地对网络舆情场的整体机能进行数理描述。[结果/结论]网络舆情场的运动特征本质上是场域中客观存在的显性舆情信息与舆情受众主观认知的交互和作用的体现。因此网络舆情场的介入能将网络舆情管控对象间混乱复杂的关联体系化、规律化,进而实现网络舆情学术研究与实践需要之间裂痕的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D].余秀才.华中科技大学.2010, 11
[2]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列宁.人民出版社.2015,
[3]  
场论基础.[M].易中; 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4]  
不确定性人工智能.[M].李德毅; 杜鷁; 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5]  
拓扑心理学原理.[M].(德) 勒温 (Lewin;K.)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  
宏观场论.[M].施国良; 张国雄; 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7]  
信息哲学.[M].邬焜著;.商务印书馆.2005,
[8]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美)卡尔·考夫卡(KurtKoffka)著;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0]   Waiting for chiropody: contextual results from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behaviour among attendees at community clinics [J].
Pettigrew, KE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1999, 35 (06) :8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