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红利及其生成机制——以行政审批流程为中介变量

被引:18
作者
范柏乃 [1 ,2 ]
张电电 [3 ]
机构
[1] 宁波大学商学院
[2]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3]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制度红利; 生成机制; 通用评估框架; 行政审批流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4.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政府职能转变能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完善政府自身建设、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形成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红利,进而优化政府的治理体系并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运用系统化、定量化工具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的理论框架、实现效果和生成机制,对于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变革成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欧盟通用评估框架(CAF)背景、内涵及中国适用性基础上,提出基于CAF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红利及其生成机制分析框架,进而编制了具有较高效度、信度水平的测量问卷。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东部地区表现更好,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因素对制度红利生成的作用机理表明:(1)领导力是持续释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的决定性因素;(2)行政审批流程更多影响着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3)公民参与在释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方面作用明显;(4)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保障性资源的绝大部分影响力必须通过行政审批流程等配套措施实现;(5)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政府自身运行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和公正性。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的方向包括完善面向职能转变的领导力提升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一体化标准化改革、强化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力度、构建流程为中心的职能转变保障体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信息化领导力对信息技术参与服务创新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 [J].
毕新华 ;
王磊 ;
曹越 .
情报科学, 2015, 33 (04) :125-131
[2]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变迁透视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基于1999—2014年的数据分析 [J].
陈天祥 ;
李倩婷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2) :132-151
[3]   公民参与能否带来治理绩效?——以温岭市为例 [J].
郎友兴 ;
喻冬琪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 30 (06) :35-44
[4]   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逻辑与限度 [J].
陈尧 .
政治学研究, 2014, (03) :18-30
[5]   治理现代化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 [J].
唐兴军 ;
齐卫平 .
社会主义研究, 2014, (03) :83-90
[6]   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政府权力配置与运作 [J].
汤梅 ;
卜凡 .
探索, 2014, (01) :4-7
[7]   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市场和社会新型协同互动 [J].
胡宁生 .
南京社会科学, 2014, (01) :80-86+106
[8]   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的动力机制研究 [J].
张婧 ;
段艳玲 .
科研管理, 2013, 34 (10) :109-117
[9]   我国政府职能精细化管理和流程再造的主要内容和路径选择 [J].
汪智汉 ;
宋世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6) :22-26
[10]   政府职能转变动力机制研究——系统动力学观点 [J].
郑小强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4 (03) :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