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

被引:15
作者
沈体雁 [1 ]
张晓欢 [1 ]
赵作权 [2 ]
赵璐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融合; 就业密度; 区域密度方程;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我国内地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就业密度看,由北京、河南和浙江连线而形成的"京豫浙"三角区是我国的高密度就业区,我国整体上正处于以"京豫浙"为核心的在空间收缩中密集化的过程;我国不同地区的局域就业中心正在快速成长,以集聚效应为主导,但扩散效应并存;未来,我国整体上以"京豫浙"和"中三角"为核心的就业集中趋势仍将进一步加强,中心-外围结构将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1 +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经济核心—边缘格局与空间优化发展 [J].
赵作权 .
管理世界, 2012, (10) :46-54+187
[2]   经济密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 [J].
沈体雁 ;
劳昕 ;
张晓欢 .
现代经济探讨, 2012, (06) :15-19
[3]   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 [J].
赵作权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1) :1-8
[4]   北京市劳动力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其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 [J].
贺灿飞 ;
朱晟君 .
中国软科学, 2007, (11) :104-113
[5]  
集聚与扩散[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顾朝林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