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增长的中国奇迹

被引:6
作者
谢富胜 [1 ]
匡晓璐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转型增长; 改革开放; 中国奇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解释"中国奇迹"的核心,在于明确每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如何调节旧技术经济体系中生产方式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消除新技术经济体系形成的体制性障碍,确立新技术经济体系的发展方向以促进经济增长。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个阶段,形成了"数量型温饱消费+缺乏技术进步的粗放式生产""质量型温饱消费+伴有技术进步的粗放式生产""大规模标准化消费+大规模生产"三种技术经济体系。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个性化和标准化需求共存的动态社会消费模式已经形成,当前技术经济体系难以维持高速经济增长,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新的促进增长的技术经济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Z].吕政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历程、启示与展望 [J].
苏红键 ;
魏后凯 .
改革, 2018, (11) :49-59
[3]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9) :5-23
[4]   体制成本与中国经济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3) :859-876
[5]  
失去王冠的哈姆雷特:发展是怎样从今天的“发展”论证中消失的.[J].张夏准;崔学锋;.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2, 01
[6]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 [J].
李强 ;
陈宇琳 ;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82-100+204
[7]   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 [J].
陶然 ;
苏福兵 ;
陆曦 ;
朱昱铭 .
管理世界, 2010, (12) :13-26
[8]   商业地价形成机制、房地产泡沫及其治理 [J].
刘民权 ;
孙波 .
金融研究, 2009, (10) :22-37
[9]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10]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经济改革——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J].
厉以宁 .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