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置换与功能调适: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提升的内在逻辑

被引:5
作者
倪明胜
机构
[1] 天津行政学院
关键词
环境置换; 政党; 社会整合; 功能调适; 策略选择;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2.02.018
中图分类号
D26 [党的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作为现代政治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对形成统一性和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社会秩序的建构和社会矛盾的消解意义深远。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利益关系的综合协调和权力结构的规范演变,并促推政党自身的变革转型和现代化。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快速的社会变迁和结构调整,其带来的环境置换让中国共产党处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特别是随着体制内在的结构要素、组织体系、运行模式的转变,传统时期的社会整合的方式和作用范围日益受到局限和制约。面对日益开放和分化加剧的现实中国,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积极发挥有赖于自身功能的转换和调适。这个转换和调适的过程贯穿于党(执政党)的领导和执政、价值意义、整合机制、组织创新的全部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现代化政党、全面自我提升和再造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邦佐等, 2007
[2]  
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林尚立等, 2008
[3]  
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罗峰, 2009
[4]   道德与社会整合 [J].
杨国荣 .
天津社会科学, 2001, (05) :22-27+33
[5]   从超越性革命到调适性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 [J].
陈明明 .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6) :62-72+141
[6]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京华出版社 ,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 2000
[7]  
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宋林飞著, 1997
[8]  
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以)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S.N.)著, 1988
[9]  
政党论[M]. 人民出版社 , 王长江, 2009
[10]  
抗议政治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谢岳,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