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

被引:73
作者
余秀兰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城乡差距; 教育; 文化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2.003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还有再生产原有秩序的功能。早期教育和文化环境的欠缺,学校教育与考试内容的城市偏向,使得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文化上的劣势,加上农村在师资与教育条件上的弱势,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成功的机会。这种文化的再生产,使大量农村孩子被教育而淘汰,造成农村孩子低社会地位的再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与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33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以语文教科书为例 [J].
余秀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91-97
[2]   高考中的城市偏向——十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J].
余秀兰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02) :40-43
[3]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 2002
[4]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 1997
[5]  
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M]. 春秋出版社 , (英)戴维·布莱克莱吉, 1989
[6]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人杰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