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数字商品价值及其价格形成机制——大数据社会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解释

被引:54
作者
吴欢 [1 ]
卢黎歌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数字劳动; 数字商品; 价格;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3.014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1201 ;
摘要
数字劳动与数字商品是大数据社会条件下涌现的新价值源泉与价值载体。数字商品具有非消耗性、时效性、可复制性、可分享性、可分割性、排他性、边际成本为零等新特点,在大数据社会条件下其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对应的归属权即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在价值运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数字商品价格依然遵循价值规律,但数字商品所有权和经营权垄断取得的绝对租金和级差租金(产权收益和专利收益)在价格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数字商品征收的税金构成其价格的政策影响因素,市场供求关系变动是其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数字劳动与大数据社会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创新 [J].
吴欢 ;
卢黎歌 .
学术论坛, 2016, 39 (12) :7-11
[2]   变故鼎新 砥砺前行 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价格机制 [J].
田先华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5, (11) :48-49
[3]  
简述国外学者的数字劳动研究.[N].燕连福;谢芳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4]  
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J].Tiziana Terranova.Social Text.2000, 2
[5]  
大数据经济学.[M].徐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6]  
詹姆逊文集.[M].[(美)F.R.詹姆逊(FredricR.Jameson)著];王逢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7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