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141
作者
陈燕飞 [1 ]
杜鹏飞 [1 ]
郑筱津 [2 ]
林瑾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区域环境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评价;
D O I
10.16511/j.cnki.qhdxxb.2006.06.01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为了评估城市土地用作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程度,以南宁市为例,识别市域内可用于进行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和生态敏感、脆弱、必须重点保护的区域。应用了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采用A rcM ap空间分析软件,综合考虑了水域、保护区、用地现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多项因子,并对不同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叠加得到适宜性评价,为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资源的用途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建议,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 [J].
邹涛 ;
栗德祥 .
建筑学报, 2004, (03) :18-21
[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J].
程吉宏 ;
王晶日 .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04) :52-54
[3]   论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J].
杨子生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14-124+129
[4]   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 [J].
刘贵利 .
规划师, 2001, (06) :18-21+26
[5]   Fuzzy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健飞 ;
刘卫民 .
资源科学, 1999, (04) :74-77
[6]   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 [J].
黄光宇 ;
陈勇 ;
田玲 ;
闫田华 ;
李萍萍 ;
庄海波 ;
肖刚 ;
郑静 .
城市规划, 1999, (06) :47-50+63
[7]   厦门地区主要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 [J].
郑爱榕 ;
陈慈美 ;
王宪 .
台湾海峡, 1997, (04) :393-401
[8]   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研究 [J].
陈桂华 ;
徐樵利 .
自然资源, 1997, (05) :24-32
[9]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南 .
生态学报, 1996, (02)
[10]   GIS支持的县级区域开发与规划的土地资源评价──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 [J].
李家永,游松才,冷允法,张红旗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6, (01)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