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机器观对理解人工智能应用的多重启示

被引:49
作者
肖峰 [1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关键词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 人工智能; 人工体能; 《资本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机器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批判。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多重启示,使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视为继人工体能在机器上实现之后的进一步功能扩展,从而看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在工作机理上的逻辑关联性,也看到今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与曾经出现过的对机器恐惧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从《资本论》所揭示的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所造成的工人失业和劳动异化来思考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应用潜在的负面效应,即看到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为人工智能造福人类,探寻社会制度建构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7+159 +1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无产阶级会沦为无用阶级吗? [J].
蒋红群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 (07) :128-136
[2]   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J].
刘仁营 ;
刘娟 .
改革与战略, 2018, 34 (02) :79-83
[3]   《资本论》的机器观及其人学向度 [J].
陈飞 .
教学与研究, 2017, (08) :40-48
[4]   福克斯数字劳动概念探析 [J].
燕连福 ;
谢芳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 (02) :113-120
[5]   机器中的劳动与资本——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机器论 [J].
夏永红 ;
王行坤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4) :53-61
[6]   马克思机器技术思想的梳理与解读 [J].
王伯鲁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04) :148-155
[7]   马克思的机器观 [J].
尼克·迪尔-维斯福特 ;
罗燕明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1, (04) :41-43
[8]  
未来简史[M]. 中信出版社 , 尤瓦尔·赫拉利, 2017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2015
[10]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