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户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08
作者
杨龙 [1 ]
汪三贵 [2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脆弱性; 扶贫监测数据; 贫困线; 冲击性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户脆弱性能够更为全面反映贫困地区农户的福利状态。采用预期贫困的脆弱性测量方法,在1 274元和2 300元两条贫困线下,首次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53 271个农户微观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户脆弱性进行测量,描述了脆弱农户的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分析了不同地形之下汉族和少数民族农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1 274元和2 300元贫困线下,农户陷入未来贫困的平均可能性分别为15.20%、49.49%。脆弱性测量和贫困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随贫困线标准提高,脆弱性测量与贫困测量的不一致程度增大。高度脆弱农户具有较大家庭规模、人力资本不足、病人数量多、抚养比高、资产价值少的家庭特征,且更可能分布在山区、革命老区县、陆地边境县和少数民族聚居村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不同类型地区农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冲击性事件是主要影响因素。当年有建房或买房、有婚丧嫁娶大事、有子女上大学、有大病治疗情况、旱灾等冲击性事件是各个地区农户脆弱性的共性影响因素,家庭规模、人力资本状况和房屋价值也是影响农户脆弱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第一,应将贫困测量和脆弱性测量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贫困瞄准;第二,未来扶贫政策制定中更应关注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农户;第三,在贫困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减贫的同时还应注重降低农户的脆弱性,重点是减小冲击性事件对贫困农户福利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 [J].
杨文 ;
孙蚌珠 ;
王学龙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40-51
[2]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测度与分解——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丽 ;
白雪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8) :61-73
[3]   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准确预测贫困脆弱性? [J].
万广华 ;
章元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6) :138-148
[4]   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J].
孙文凯 ;
白重恩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133-138+158
[5]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 [J].
汪三贵 ;
王姮 ;
王萍萍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1) :20-31
[6]  
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D]. 曹洪民.中国农业大学. 2003
[7]   How Precisely Can We Estimate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J].
Zhang, Yuan ;
Wan, Guanghua .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09, 37 (03) :277-287
[8]  
Estimating Households Vulnerability to Idiosyncratic and Covariate Shocks: A Novel Method Applied in Madagascar[J] . Isabel Günther.World Development . 20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