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沙关系协调度与骨干水库的调节作用

被引:24
|
作者
张金良 [1 ,2 ]
练继建 [3 ]
张远生 [2 ]
罗秋实 [1 ]
机构
[1]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天津大学
[3] 河北工程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水沙关系; 来沙系数; 水沙关系协调度; 小浪底水库;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200023
中图分类号
TV697 [水库管理];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出了水沙关系协调度的概念,认为黄河协调的水沙关系是指长时段内维持下游河道(主槽)不淤或微淤的水沙搭配过程。黄河下游冲淤平衡临界来沙系数是0.01 kg·s/m6,采用来沙系数和冲淤平衡临界来沙系数相对关系建立了黄河水沙关系协调度表达式。当水沙关系协调度大于1,说明某断面来沙系数大于河道冲淤平衡临界来沙系数,河道呈现淤积状态,水沙关系不协调;反之,当水沙关系协调度小于1,说明水沙关系协调,且数值越小说明协调程度越高。小浪底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提高了水沙关系协调程度,减轻了下游河道淤积,但是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满后,黄河下游的水沙关系会变为不协调,河道仍将处于淤积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97 / 9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Regularity of sediment transport and sedimentation during flood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China[J]. Qingchao Guo,Zhao Zheng,Liemin Huang,Anjun De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20(01)
  • [2] 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陈康
    苏佳林
    王延贵
    陈吟
    [J]. 泥沙研究, 2019, 44 (06) : 19 - 26
  • [3] 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及其时效性
    刘晓燕
    高云飞
    马三保
    董国涛
    [J]. 水利学报, 2018, (02) : 145 - 155
  • [4] 黄河2017年第1号洪水雨洪泥沙特性分析
    张金良
    刘继祥
    万占伟
    李超群
    [J]. 人民黄河, 2017, 39 (12) : 14 - 17+36
  • [5] 黄河流域近百年产沙情势变化
    刘晓燕
    马思远
    党素珍
    [J]. 泥沙研究, 2017, 42 (05) : 1 - 6
  • [6] 黄河泥沙入黄的机理及过程探讨
    张金良
    [J]. 人民黄河, 2017, 39 (09) : 8 - 12+17
  • [7] Analyses of trends and causes for variations in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Yellow River[J]. Hongling Shi,Chunhong Hu,Yangui Wang,Cheng Liu,Huimei L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7(02)
  • [8] 黄河主要产沙区近年降雨及下垫面变化对入黄沙量的影响
    李晓宇
    刘晓燕
    李焯
    [J]. 水利学报, 2016, 47 (10) : 1253 - 1259+1268
  • [9] 1950-2011年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研究
    赵玉
    穆兴民
    何毅
    蒋冲
    [J]. 泥沙研究, 2014, (04) : 32 - 38
  • [10] 从水动力量化指标谈黄河水沙的协调性配置
    申冠卿
    张原锋
    曲少军
    [J]. 泥沙研究, 2012, (06) : 33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