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

被引:113
作者
唐任伍 [1 ]
肖彦博 [1 ]
唐常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后精准扶贫时代; 贫困转型; 制度安排; 路径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等六大特征。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发展的动态性和贫困成因的多源性,决定了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大了贫困治理难度,产生了新的贫困治理诉求。贫困治理需要围绕"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的治理重心,以"攻心"为上,克服贫困治理碎片化、重塑整体性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摒弃运动式治理、建立制度性治理体系,实施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轮驱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出台"贫困治理法",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克服"穷人心态",扩展相对贫困者"带宽",矫正个体失灵,消除代际贫困,实现贫困的最优化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贫困治理中人的发展——基于人类认知五层级的分析 [J].
谢治菊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10) :104-108
[2]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 [J].
刘伟 ;
王灿 ;
赵晓军 ;
张辉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05) :25-43
[3]   整体性治理、合作治理与合同制治理理论比较研究 [J].
韩兆柱 ;
于均环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8, (05) :45-52
[4]   后2020贫困问题初探 [J].
汪三贵 ;
曾小溪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2) :7-13+89
[5]   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若干思考 [J].
李小云 ;
许汉泽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1) :62-66+149
[6]   论现阶段我国贫困的复杂性及反贫困行动的长期性 [J].
关信平 .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5-22+209
[7]   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的初步测算——基于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 [J].
冯怡琳 ;
邸建亮 .
调研世界, 2017, (12) :3-7+52
[8]   精准扶贫的“碎片化”及其整合:整体性治理的视角 [J].
何植民 ;
陈齐铭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10) :87-91
[9]   “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来自行为科学的视角 [J].
杭承政 ;
胡鞍钢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4) :97-103+147
[10]   论暂时贫困、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 [J].
王卓 .
社会科学研究, 2017, (02) :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