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法治保障研究

被引:64
作者
何平
机构
[1]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贫困; 精准扶贫; 法治保障;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7.01.006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也是提高扶贫效益的必然选择。这一全新的扶贫理念根植于共同富裕和人权保障理论之上。面对农村贫困状况的新变化,精准扶贫面临着法律供给不足、泛行政化以及工作机制不规范等现实困境,解决新时期扶贫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依法扶贫。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反贫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精准扶贫法治化工作机制,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强化司法保障,加快构建以权利义务关系和主体责任为核心的扶贫法律体系,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J].
左停 ;
杨雨鑫 ;
钟玲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8) :156-162
[2]   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 [J].
刘解龙 .
湖南社会科学, 2015, (04) :156-159
[3]   产权与法律赋权在减贫中的作用评估 [J].
艾伦希尔波姆 ;
戴维阿尔姆 ;
安德里亚斯英格哈玛 ;
叶海亚马哈穆德 ;
张大川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5, 32 (02) :74-95+6
[4]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5]   反贫困立法:定位与进路 [J].
刘晓霞 ;
周凯 .
西部法学评论, 2013, (03) :32-38
[6]   我国扶贫开发国家立法具体化研究 [J].
马洪雨 .
甘肃社会科学, 2012, (04) :163-166
[7]   从“运动式治理”到“制度性治理”——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范式转换 [J].
何绍辉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3 (07) :95-99
[8]  
英国济贫法的历史演变对中国反贫困制度内核修复的启示[J]. 汪洪涛.海派经济学. 2012(02)
[9]   美国区域开发法律评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马丽 .
中国软科学, 2010, (06) :115-122
[10]   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当代反贫困的若干启示——以发展中国家巴西为例 [J].
王俊文 .
农业考古, 2009, (03) :2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