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时期美国国会对华经贸议案的表决特点

被引:5
作者
李莉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关键词
美国国会; 对华经贸议案; 中美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1993-2007年期间美国国会对华经贸议案的表决发现:冷战后时期美国国会提出的对华经贸议案绝大多数是不利于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负面议案。在对华经贸负面议案的表决上,国会两党支持率都偏低而使议案较少获得通过,而正面议案能够获得国会的表决通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国会愿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意向。但国会两党亦有明显的投票差异,在对华经贸负面议案的表决上,共和党对议案的支持率低于民主党;而在正面议案的表决上,共和党对议案的支持率高于民主党。这是美国国内两党政治在对华关系上的反映。这些特点表明,美国国会对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既是积极因素也有消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美关系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陶文钊著, 2004
[2]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周琪著, 2001
[3]  
美国国会[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与非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