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错案形成的心理原因

被引:60
作者
黄士元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错案; 错案成因; 心理偏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错案的成因包括直接原因、环境原因和心理原因,其中心理原因(主要表现为包括"遂道视野"、"证实偏差"等在内的各种心理偏差)对错案的形成有更根本的影响。绝大多数直接原因,如刑讯逼供、隐瞒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忽视辩护律师的合理意见等等,都是各种心理偏差的外在表现。而绝大多数环境原因,如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司法经费不足等等,之所以会导致错案,主要是因为它们强化了这些心理偏差。根据这些心理偏差对错案形成的可能影响,可以在心理学层面总结出刑事错案的形成过程及规律,而我国近年来纠正的22起刑事错案可以为此提供验证。我国有必要完善当前的刑事司法体制,以减少这些心理偏差对办案人员的影响,进而更有效地防止错案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决策评估中的结果偏差[J]. 相鹏,徐富明,郭永玉,李海军,孔诗晓,孟贞贞.心理科学进展. 2013(08)
[2]   刑事诉讼法修订对预审工作的挑战及应对——以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工作为视角 [J].
赖军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 (06) :11-15
[3]   判断与决策中的证实性偏差 [J].
吴修良 ;
徐富明 ;
王伟 ;
马向阳 ;
匡海敏 .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07) :1080-1088
[4]   刑事错案生成原理——以侦查风险决策为视角 [J].
方坤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 (03) :99-102
[5]   模拟法官决策中心理控制源对后见偏差的影响 [J].
彭慰慰 .
心理科学, 2012, 35 (02) :498-502
[6]   冤案的成因与制度防范——以赵作海案件为样本的分析 [J].
陈永生 .
政法论坛, 2011, 29 (06) :3-23
[7]  
美国刑警侦查思维失误探析[J]. 魏莉.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1 (03)
[8]   后赵作海时代的冤案防范——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 [J].
周长军 .
法学论坛, 2010, 25 (04) :39-43
[9]   事后聪明式偏差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 [J].
龚梦园 ;
徐富明 ;
方芳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2) :325-333
[10]   侦查机关内设鉴定机构鉴定问题的透视与分析——13起错案涉及鉴定问题的展开 [J].
郭华 .
证据科学, 2008, (04) :44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