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技术变化实证研究

被引:12
作者
方虹
王红霞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DEA-Malmquist指数; 聚类分析; 部门差异;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08.04.00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到第二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增长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中20个行业1997~200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把制造业分为非耐用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三个部门,比较了部门间技术变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TFP平均增长率为3·76%,其中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三个部门中,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快,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工业整体表现最好,低水平的规模效率抑制了中间投入品工业部门技术效率的提高,从而阻碍了该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信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J].
徐盈之 ;
赵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45-52
[2]   江苏制造业TFP增长、技术进步及效率变动分析——基于SFA和DEA方法的比较 [J].
万兴 ;
范金 ;
胡汉辉 .
系统管理学报, 2007, (05) :465-471+496
[3]   基于Malm quist生产率指数的R&D投入对制造业影响评价 [J].
吴丹 ;
王娅莉 .
管理学报, 2006, (05) :580-585
[4]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朱钟棣 ;
李小平 .
世界经济, 2005, (09) :51-62
[5]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 [J].
赵伟 ;
马瑞永 ;
何元庆 .
统计研究, 2005, (07) :37-42
[6]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7]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颜鹏飞 ;
王兵 .
经济研究, 2004, (12) :55-65
[8]   90年代我国制造业增长的来源分析 [J].
吕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0, (12)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