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模拟长航时飞行时飞行学员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被引:11
作者
刘保钢
郭华
王颉
王聪
张信民
赵显亮
刘宝善
机构
[1]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模拟飞行; 心率; 心率变异性; 工作负荷量; 评价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51 [航空航天卫生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6 ;
摘要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中生理变化特点,观察心理疲劳对抗措施对长航时飞行心理疲劳的缓解作用。方法 20名健康男性教-8飞行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教-8飞行模拟器上进行8 h的长航时模拟飞行。试验组在飞行中的休息阶段采取放松措施,对照组休息阶段不采取任何措施。记录飞行学员模拟飞行过程中的心电信号,分析心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variability,HRV)以及体动强度。结果模拟长航时飞行中,试验组的平均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F=184.241,P=0.000),试验组休息时平均心率低于飞行时(F=17.564,P=0.000);而对照组在飞行和休息时心率变化规律不明显(F=2.014,P=0.156)。对照组休息时较飞行时校正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normalized unit,LFnu)、低频高频比值(LF/HF)显著增加,校正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normalized unit,HFnu)显著降低。而试验组在休息时LFnu、HFnu、LF/HF指标与飞行时比较,仅第1次第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体动强度在休息时显著高于飞行阶段,而试验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地面模拟长航时飞行试验中,受试者的自主神经兴奋性因试验因素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从心率变化分析,地面模拟长航时飞行属于单位时间内低负荷持续作业的试验模型。在飞行中的休息阶段实施放松措施能有效缓解受试者的焦虑、烦躁情绪。HRV频域指标中,LFnu、HFnu、LF/HF可作为评价情绪负荷较为敏感的指标。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体动信号的睡眠、觉醒识别方法研究 [J].
张莉莉 ;
葛宏 ;
吕晓东 ;
胡晓林 ;
蒋科 ;
范军 .
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04) :34+39-34
[2]   模拟持续飞行双重任务操作诱发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脑认知疲劳模型的研究 [J].
陈勇胜 ;
毕红哲 ;
詹皓 ;
贾宏博 ;
郭小朝 .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0, (03)
[3]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精神疲劳的研究 [J].
李延军 ;
严洪 ;
杨向林 ;
王政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 29 (01) :1-6
[4]   监控作业脑力疲劳综合评定方法研究 [J].
王政 ;
李延军 ;
严曲 ;
王宏伟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0, 23 (01) :20-24
[5]   飞行员飞行生理参数记录检测仪数据分析系统的研制 [J].
葛宏 ;
吕晓东 ;
范军 ;
张永宝 ;
胡晓林 ;
张莉莉 .
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02) :15-16
[6]  
空中加油机的发展[J]. 陈新能.航空工业经济研究. 2007(02)
[7]  
空中加油机的发展[J]. 陈新能.航空工业经济研究. 2007 (02)
[8]   心理疲劳的研究进展 [J].
俞雯雯 ;
谢海芳 ;
蔡伯艳 .
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58-60
[9]   疲劳、睡眠缺失以及人体昼夜生物节律扰乱与飞行安全 [J].
罗晓利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 (11) :247-249
[10]   汽车驾驶员模拟精神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J].
李增勇 ;
焦昆 ;
陈铭 ;
杨渝书 ;
王成焘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 (03) :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