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研究

被引:11
|
作者
李阔 [1 ]
何霄嘉 [2 ]
许吟隆 [1 ]
郑大玮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技术; 分类; 影响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变暖的主要特征,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适应气候变化是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分类研究是清晰认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是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并构建合理有效的适应技术体系的手段。本文通过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方式,气候变化影响过程、区域、领域、适应目的、适应机制、适应时效、适应程度、适应层面等,针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梳理了中国不同区域与不同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清单。从气候变化影响过程来看,可以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为气候变化影响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发生后三类;从区域与领域气候变化影响来看,可以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为八大区域与七大领域;本研究重点针对八大区域与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三大领域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的导向不明确,造成对适应技术认识的不清晰;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分类往往与分层混淆在一起,导致人们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对适应行动的指导作用存在不足。综合来看,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进行精细分类,可以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筛选、集成、效益评估奠定基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高效有序开展,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识别标准研究
    李阔
    许吟隆
    [J]. 科技导报, 2015, 33 (16) : 95 - 101
  • [2] 气候变化对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曾建军
    金彦兆
    孙栋元
    胡想全
    卢书超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 (02) : 72 - 78
  • [3] CMIP5多模式对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模拟与预估
    赵天保
    陈亮
    马柱国
    [J]. 科学通报, 2014, (12) : 1148 - 1163
  • [4] 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机制与理论研究框架初探
    潘志华
    郑大玮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6) : 12 - 17
  • [5] 边缘适应:一个适应气候变化新概念的提出
    许吟隆
    郑大玮
    李阔
    高新全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5) : 376 - 378
  • [6]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通量研究进展
    李国栋
    张俊华
    陈聪
    田海峰
    赵丽萍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5) : 873 - 878
  • [7]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赵东升
    吴绍洪
    [J]. 地理学报, 2013, 68 (05) : 602 - 610
  • [8]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研究进展
    胡彩虹
    王纪军
    柴晓玲
    管新建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 36 (02) : 57 - 65
  • [9]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框架研究
    刘燕华
    钱凤魁
    王文涛
    葛全胜
    马翠梅
    张九天
    何霄嘉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5) : 1 - 6
  • [10] RegCM3对中国21世纪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高分辨率模拟
    徐集云
    石英
    高学杰
    GIORGI Filippo
    [J]. 科学通报, 2013, (08) : 724 - 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