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因子分析的区域洪灾风险评价

被引:11
|
作者
高玉琴 [1 ]
吴靖靖 [1 ,2 ]
王宗志 [2 ]
程亮 [2 ]
刘克琳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洪灾风险评价; 因子分析; 模糊C-均值聚类; 聚类有效性函数; 淮河防洪保护区;
D O I
10.13577/j.jnd.2018.0217
中图分类号
TV87 [防洪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从洪灾风险形成机理出发建立区域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模糊C-均值聚类、因子分析和聚类有效性函数,建立基于模糊聚类因子分析的区域洪灾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怀洪南片防洪保护区15个乡镇的洪灾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怀洪南片防洪保护区的洪灾风险与社会经济因子、土地覆盖物因子和洪水因子等3个主要因子关系密切,被评价的15个乡镇中,小蚌埠镇为特高风险区,怀远县城关镇为高风险区,吴小街镇为较高风险区,新集镇、头铺镇、大新镇、曹顾张乡、梅桥镇、曹老集镇和沫河口镇为中等风险,临北回族乡为较低风险区,新马桥镇、王庄镇、浍南镇和魏庄镇为低风险区。研究结果揭示了影响怀洪南片防洪保护区洪灾风险的主要因子及防洪保护区洪灾风险的空间分布,可为区域防洪减灾活动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某大坝导流洞堵头处裂缝成因分析
    李星
    储冬冬
    冯树荣
    冯龙龙
    [J]. 水电能源科学, 2015, 33 (03) : 64 - 67
  • [2] 洪灾风险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Ⅲ)——研究展望
    毛德华
    谢石
    刘晓群
    刘卡波
    刘东润
    邱永红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5) : 8 - 15
  • [3] 模糊因子分析在地下水污染评估中的应用——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马荣
    石建省
    [J]. 地球学报, 2011, 32 (05) : 611 - 622
  • [4]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江苏省能源安全系统评价
    王忠诚
    李宁
    李春华
    施浩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17) : 200 - 207
  • [5] 驾驶员行为模式的因子分析和模糊聚类
    张磊
    王建强
    杨馥瑞
    李克强
    [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 9 (05) : 121 - 126
  • [6]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评价——以北京郊区为例
    黄映晖
    孔素然
    唐衡
    史亚军
    康伟欣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4) : 299 - 303
  • [7] 洪灾风险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Ⅰ)——洪水为害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毛德华
    何梓霖
    贺新光
    彭鹏
    夏卫生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1) : 139 - 149
  • [8]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作物病害叶片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毛罕平
    张艳诚
    胡波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9) : 136 - 140
  • [9] 博斯腾湖水质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
    胡小韦
    海米提依米提
    伊元荣
    黄景炎
    古丽格娜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 79 - 83
  • [10] 东湖污染物来源的智能识别方法
    王宗志
    金菊良
    张玲玲
    [J]. 水科学进展, 2006, (05) : 714 -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