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

被引:120
作者
陈云松 [1 ]
范晓光 [2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3] 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阶层认同; 主观阶层; 社会分层; 收入不平等; 社会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基于2003—2013年10年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9万多城乡居民样本,剖析中国人阶层自我定位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人的阶层自我定位稳定地呈保龄球状:"低位认同"者占据调查对象大半,且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家。在个体层面,10年间教育、收入和职业等客观指标对阶层自我定位的净效应较小且逐渐弱化;主观流动感知与阶层自我定位的关联较强,但这10年中"向上流动感"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在宏观层面,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提升阶层自我定位,而收入不平等对阶层定位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转型期抑制收入差异和扩大流动机会对于提升公众"获得感"的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6+206 +206-207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公众的收入公平感:一种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解释 [J].
刘欣 ;
胡安宁 .
社会, 2016, 36 (04) :133-156
[2]   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 [J].
范晓光 ;
陈云松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4) :143-168+244
[3]   中国城市居民阶层地位认同偏移研究 [J].
韩钰 ;
仇立平 .
社会发展研究, 2015, 2 (01) :1-17+243
[4]   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观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 [J].
陈光金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 (05) :76-88
[5]   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 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 [J].
高勇 .
社会, 2013, 33 (04) :83-102
[6]   户籍身份、示范效应与居民幸福感:来自上海和深圳社区的证据 [J].
陈钊 ;
徐彤 ;
刘晓峰 .
世界经济, 2012, 35 (04) :79-101
[7]   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 [J].
何立新 ;
潘春阳 .
管理世界, 2011, (08) :11-22+187
[8]   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鲁元平 ;
王韬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437-1458
[9]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级认同与社会稳定——基于中国综合调查的实证研究 [J].
冯仕政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 (03) :127-133
[10]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全国性CGSS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张翼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1, (03) :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