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Ⅰ)——中国分阶段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提出及其依据

被引:9
作者
陈俊武
陈香生
机构
[1]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 累积排放量; 分阶段目标; 拐点; 排放份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刻不容缓,一系列研究显示,温升2℃是人类生活不受气候变化干扰的上限,大致550μL/L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浓度或约450~500μL/L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应2℃的温升。达到稳定浓度时的2005年以后的累积排放量和2005年的排碳数据一起才可以计算出最终的减排量化指标,而拐点年代和逐年排放量是可调控的动态指标。核实本世纪上半叶的累积排放量,并将排放额度分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是一项十分艰巨且很迫切的任务。我国的碳减排可分为2005~2020年的前期、2021~2035年的中期和2036~2050年的后期。权威部门曾推算了一系列数据,但与当前掌握的实际数据对比,对2010年的碳排放预测数据均偏低。有学者提出我国2005~2050年间的排碳额度为370Gt,约为全世界的28%,比例基本合理。如果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确定为140×108t,则中国为40×108t,人均2.6t,形势非常严峻。把我国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108t以内十分必要;我国碳减排中期处于拐点过渡期,我国的拐点将直接影响世界的拐点,应争取拐点出现在2025年,过渡期为2020~2030年;我国2050年与20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值应为45×108t,只要依靠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采用CCS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零碳排放甚至负碳排放的替代燃料就能得到控制,但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有待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 [J].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张志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2) :1659-1671
[2]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J].
潘家华 ;
陈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83-98+206
[3]  
2010中国低碳发展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齐晔, 2011
[4]  
Multi-gas Emissions Pathways to Meet Climate Targets[J] . Malte Meinshausen,Bill Hare,Tom M. M. Wigley,Detlef Vuuren,Michel G. J. Elzen,Rob Swart.Climatic Change . 2006 (1)
[5]  
Greenhouse-gas emission targets for limiting global warming to 2°C. M Meinshausen,N Meinshausen,W Hare,SCB Raper,K Frieler,R Knutti,DJ Frame,MR Allen. Nature . 2009
[6]  
Climate change: too much of a bad thing. G Schmidt,D Archer. Nature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