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发展契机、潜在风险与调适进路

被引:45
作者
洪晓楠
刘媛媛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潜在风险; 调适进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D261.5 [党的宣传工作];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0308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以智能算法、算力和大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深度嵌入与整合,人机协同、跨界融合与共创分享的人工智能时代加速到来。人工智能带来的信息生产精准化、叙事感性化与呈现场景立体化提升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精度、温度和效度。与此同时,错误社会思潮耦合智能技术进行隐蔽渗透、新兴智能技术的不确定性、资本与人工智能的合谋、网络意识形态供给侧在“拟态环境”中的结构性失衡等挑战直接导致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潜在风险不断暴露。因此,须从强化价值引领、增强技术赋能、加强制度保障、深化意识形态供给侧改革等调适进路出发,力求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智能融渗“”智能变革“”智能保障“”智能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3]   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 [J].
俞吾金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132-143+208
[4]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习近平.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5]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9,
[6]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约翰·汤普森.译林出版社.2019,
[7]  
列宁全集.[M].列宁.人民出版社.2017,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7,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7,
[10]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卡尔·曼海姆.译林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