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0年华北地区极端高温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分析

被引:9
|
作者
李艳 [1 ]
栗晗 [2 ]
叶培龙 [1 ]
朱昌权 [1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夏季; 极端高温; 大气环流;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4.06.010
中图分类号
P466 [天气气候学];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1980-2010年共31年NCEP再分析资料和华北地区地面台站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研究了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高温天气事件的时空特征,并对其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0年华北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和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时的日平均、最高温度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极端高温日数的增加趋势尤为显著,线性趋势系数达到0.261,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空间分布上,近10年华北地区的极端高温日数显著增加,并且北部地区增加大于南部,极端高温多发区由20世纪80年代的"南多北少"向目前的"北多南少"分布态势转变;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偏多年,副高势力较强,且西伸脊点偏西,中高纬度地区为两高一低型,造成华北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偏多的大气环流系统是其中偏东的深厚大陆高压,此系统强度大且在对流层低层势力尤为强盛,位势高度异常在850 h Pa上超过5 gpm.
引用
收藏
页码:832 / 8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周雅清
    任国玉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 405 - 417
  • [2] 1956—2006年中国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
    高荣
    王凌
    高歌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3) : 177 - 181
  • [3] 中国南方雨雪冰冻异常天气原因的分析
    李崇银
    杨辉
    顾薇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2) : 113 - 122
  • [4]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秦大河
    陈振林
    罗勇
    丁一汇
    戴晓苏
    任贾文
    翟盘茂
    张小曳
    赵宗慈
    张德二
    高学杰
    沈永平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2) : 63 - 73
  • [5] 郑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贺哲
    李平
    乔春贵
    王蕊
    梁钰
    谷秀杰
    [J]. 气象, 2007, (03) : 68 - 75
  • [6] 河北省近50年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变化特征
    刘学锋
    李元华
    秦莉
    [J]. 气象科技, 2007, (01) : 31 - 35
  • [7] 近45a来中国西北年极端高、低温的变化及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
    杨金虎
    江志红
    魏锋
    吴胜安
    [J].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 625 - 631
  • [8] 华北区年高温日数区域平均方法及趋势分析
    张德宽
    姚华栋
    杨贤为
    廖要明
    [J]. 高原气象, 2006, (04) : 750 - 753
  • [9] 长江流域1960-2004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苏布达
    姜彤
    任国玉
    陈正洪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 9 - 14
  • [10] 北京夏季持续高温过程特征分析
    郑祚芳
    王迎春
    [J]. 气象, 2005, (10) : 16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