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产业分工、部门部类关系与总体产值利润率
被引:8
作者:
程远
[1
]
胡秋阳
[2
]
姚万军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产值利润率;
产业分工;
投入产出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的总体产值利润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且由上升转为了下降。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了统一产业内部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的总体产值利润率变动因素分解模型,并在产业结构因素中涵盖了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两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利润在产业内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普遍由升转降主导了中国总体产值利润率的由升转降,产业结构因素则向着有利于总体产值利润率的方向转变:"大量投入,大量产出"式的垂直分工规模扩张明显缓和;垂直分工结构由"自膨胀式的生产链工业化"向"生产链服务化"转变;水平分工结构伴随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升级而升级。这些因素带动了产业结构向利润份额较高的第三产业转移,从而有利于总体产值利润率提高。这说明,非生产性部门的资本是通过将其专门承担的非生产性业务扩展渗透到最终需求领域以及垂直分工深化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背景下的广泛的生产流通领域,从而取得相对更快增长进而取得更高剩余价值份额,并因其利润分配比率较高而产生提高总体利润率的效果。因此,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单纯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还是一个各部门资本特别是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的资本关系的协调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9
页数:17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