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次大暴雨过程视热源和视减湿特征分析

被引:4
|
作者
郭幼君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台!北京
关键词
视热源; 视减湿; TBB亮温; 大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高分辨 TBB亮温资料和逐 6小时一次的 NCEP/ 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 1 998年 7月 5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北京地区雨量分布不均是由于西部山区出现两次对流活动而东部平原地区仅为一次 ,TBB低值区右前方下沉区有利于其后部对流的发展 ;暴雨阶段视热源 ( Q1 )的视减湿 ( Q2 )局地变化项和平流项均非小项 ,两者具有反位相变化特征 ,垂直输送项是视热源和视减湿的主要贡献者 ;Q1 和 Q2 的高度 -时间演变与暴雨的出现是一致的 ,暴雨发生时段对应着 Q1 和 Q2 的高值区。视热源加热中心出现在 5 0 0 h Pa高度 ,而视减湿中心主要在70 0 h Pa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55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1991年江淮特大暴雨的降水性质与对流活动
    陆尔
    丁一汇
    [J]. 气象学报, 1997, (03) : 63 - 78
  • [2] 1983年长江中游梅雨期的热源和热汇分析
    丁一汇
    王笑芳
    [J]. 热带气象, 1988, (02) : 134 - 145
  • [3] 气象卫星业务产品释用手册[M]. - 气象出版社 , 董超华主编, 1999
  • [4]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 -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1999
  • [5] 华北暴雨[M]. - 气象出版社 , 《华北暴雨》编写组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