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产业革命的特点

被引:4
作者
杨栋梁
机构
[1]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关键词
日本; 近代; 后发国; 产业革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313.4 [近现代史(1868年~)];
学科分类号
0603 ;
摘要
与原生形态的欧美产业革命不同,后发国日本的产业革命具有轻重工业两次"革命"在难以分割的一个过程中完成的复合型特性,它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后发型"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范式。若从依赖的角度做更为深入的考察,则可指出日本的产业革命具有如下六大特征:通过制度环境创造、国家资本的投入与转移等实现的国家主导;产业技术层面上齐头并进式而非线型追赶的水平移植;始终确保军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扶植财阀,支持私人资本垄断;在产业技术引进和资金供给上严重依赖强者;在获取市场和资源上疯狂打压弱者。如此实现的产业革命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又成为近代日本国家发展方向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1,
[2]  
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M].万峰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4]  
列宁选集.[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