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路径的实证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焕明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 路径;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7.01.00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存在趋同性;二是怎样才能趋同。文章通过对我国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给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即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的路径为:人力资本与资本存量的差异程度影响对外开放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而影响人均GDP的地区性差异程度。与全国相比,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趋同路径又有所不同。最后文章给出了加快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干中学、低成本竞争和增长路径转变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6, (04) :4-14
[2]   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J].
代谦 ;
别朝霞 .
经济研究, 2006, (04) :15-27
[3]   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 [J].
潘士远 ;
林毅夫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2) :3-13
[4]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及其路径分析——基于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实证研究 [J].
张焕明 .
财经研究, 2005, (06) :16-27
[5]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 [J].
徐现祥 ;
舒元 .
世界经济, 2005, (01) :47-57
[6]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 [J].
陈安平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1) :31-35
[7]   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度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郭妍 ;
张立光 .
统计研究, 2004, (04) :26-30
[8]   地区差异条件下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张焕明 .
经济科学, 2003, (06) :28-36
[9]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 [J].
邹薇 ;
代谦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26-38+205
[10]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包群 ;
许和连 ;
赖明勇 .
世界经济, 2003, (02)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