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占有”到“生成”:儿童学习观的转换

被引:14
|
作者
张更立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儿童; 学习观; 占有; 生成;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2.010
中图分类号
G610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儿童学习观是儿童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儿童"、"发展"及"幸福"等持有不同的观点,便衍生出了有关"学习"的不同观念。这些学习观各具认识论基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即占有",它是人们在现代功利社会背景下,依据"成人-儿童"二元比较的他者思维框架,建构的以"匮乏"为基点、以"功利幸福"为目的、以"占有"为手段、以"效率"为标准的儿童学习观。这一学习观由于其特定的观念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使得其表现出根本的自身缺陷性。其实,超越二元比较的理解框架,直面儿童本身,儿童实际上并不是一类本质先定的匮乏性存在,而是拥有丰富发展潜能的生成着的人。"学习即生成",即是儿童内在的生命潜能在与环境的开放性相遇中生长变化的过程,儿童生命的内在规定性构成儿童生成性学习实现的基本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119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