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动机:于公还是于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经验证据

被引:26
作者
朱敏 [1 ,2 ]
施先旺 [1 ]
郭艳婷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2] 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动机; 管理层私利; 盈余质量; 盈余管理;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4.11.007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832.51 [];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基于2005~201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盈余质量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经验证据表明,企业盈余质量对社会责任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的影响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而言,在股权分散型非国有企业中,盈余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这表明,此类企业更有可能在进行盈余管理后,基于管理层私利动机,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来掩盖其对盈余所做的操纵。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红领巾”还是“绿领巾”: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 [J].
高勇强 ;
陈亚静 ;
张云均 .
管理世界, 2012, (08) :106-114+146
[3]   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 [J].
李伟阳 ;
肖红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0) :87-97
[4]   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 [J].
薄仙慧 ;
吴联生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81-91+160
[5]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 [J].
温素彬 ;
方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0) :150-160
[6]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沈洪涛 ;
杨熠 .
当代财经, 2008, (03) :103-107
[7]   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 [J].
吴联生 ;
薄仙慧 ;
王亚平 .
会计研究, 2007, (02) :44-51+91
[8]   Is philanthropy being used by corporate wrongdoers to buy good will? [J].
Koehn D. ;
Ueng J. .
Journal of Management & Governance, 2010, 14 (1) :1-16
[9]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i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Stakeholder Theory Perspective[J] . Bernadette M. Ruf,Krishnamurty Muralidhar,Robert M. Brown,Jay J. Janney,Karen Paul.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 2001 (2)
[10]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 . Archie B. Carroll.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197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