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超越:“互联网+”时代的工会改革

被引:10
作者
李芸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工会改革;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7.09.011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互联网+"行动计划本质上是改变传统组织单向被动的工作方式,建构出更加符合网络精神的组织样态。在我国推进工会信息网络化改革,需要建构互联网思维,坚持"互联网+"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相比,"互联网+"模式不仅要突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工具的辅助性作用,还更加强调传统工会运行与组织方式的网络化革新。与此同时,"互联网+"模式日益追求多样性、快速性和虚拟性的趋势,也会带来工会网络的开放质量、决策程序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建构时间.[M].景先魁; 朱红文;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建设“网上工会” 推进高校工会工作创新 [J].
杨雄飞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5, (06) :43-48
[4]   关于新时期高校工会维权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 [J].
何历宇 .
特区经济, 2014, (03) :225-227
[5]   高校工会基本职能探析 [J].
王建设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S2) :51-52
[6]  
南京工会推虚拟化电子卡.[N].王伟;.工人日报.2017,
[7]  
“互联网+”开启重庆工会服务职工新模式.[N].李国;.工人日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