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问责法制化主张之反思

被引:9
作者
陈国栋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行政问责法制化; 问责的本质; 问责制类型; 法治;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09.010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行政问责法制化已成为我国当下问责研究中的主流主张。法制化行政问责制是行政问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组成部分。政治问责、官僚等级制问责乃至专业问责等也是行政问责的一部分,但不能法制化或完全法制化。法制问责制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运行逻辑和制度构造。在法治原则的指引下,法制问责以行政机关或其公务员具有法律义务为形式要件,以违反理性法则为实质要件,并以正当程序为运行方式。它具有可操作性与可预期性等特点,同时存在问责适用范围有限、被问责主体有限、问责效率低下等局限。既需要根据法治的逻辑来建构问责制,也需要建构并运用其他行政问责制来补足法制问责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论我国行政问责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J].
曹鎏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8) :42-45
[2]   关于行政问责法治化的思考 [J].
刘玉平 .
行政与法, 2014, (08) :22-26
[3]   重大事故行政问责制研究 [J].
陈国栋 .
政治与法律, 2011, (12) :20-28
[4]   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化思考 [J].
艾超 .
政治与法律, 2009, (10) :26-34
[5]   香港宪制发展与行政主导体制 [J].
程洁 .
法学, 2009, (01) :45-56
[6]   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 [J].
陈端洪 .
中外法学, 2008, (04) :485-511
[7]   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定的理论思考 [J].
江正平 ;
裴晓勇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S1) :207-209
[8]   论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的准确认定 [J].
胡建淼 ;
郑春燕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6) :6-15
[9]  
社会规律属性与行政问责实践检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宋涛, 2010
[10]  
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陈党,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