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及其构建可行性研究

被引:109
作者
张磊
机构
[1]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命有机体; 共建共治共享; 治理意愿; 治理能力; 治理渠道;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9.08.00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是对当前社会治理问题研究的新视角,是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过渡的需要。从理论源起看,"共同体"指一种社会关系,社会性才是其本质属性;从性质和特征看,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基于地缘和利益,多元协商共治的生命有机体。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以从其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渠道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构建的可行性。首先,社会治理共同体重要主体之一公民的社会治理意愿与其社会满意度、权利水平及政府服务法治化水平密切相关,当前中国公民社会治理意愿不强也不弱;其次,社会治理能力与政府提供社会公共物品水平、公民公平参与社会治理水平及社会组织的建设水平等密切相关,当前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能力较强,但公民有效参与度较低,社会组织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也较低;最后,公民合法化参与的程度较高,但其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渠道仍然有限,因此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又要推出新颖、有效的公民治理参与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论多元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A].秦龙;高健;.“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2014,
[2]  
准确理解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涵.[N].马庆钰;单苗苗;.学习时报.2017,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
[4]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19,
[6]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5,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
[9]  
共同体的进化.[M].张康之;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0]  
共同体与社会.[M].(德) 滕尼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