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赋权语境下大学生身份建构的二重化

被引:6
作者
赵爱霞 [1 ]
左路平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自媒体赋权; 大学生; 身份建构; 二重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互联网产生初期,一些人就认为它将带来一种赋权效应,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革新,自媒体应运而生,其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的特征将互联网赋权效应发挥到最大。自媒体赋权促使大学生自我意识前所未有地觉醒,为大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资源和规则,以及迥异于日常互动场所的自我展演空间,为大学生赋予了第二重身份——数字化虚拟身份。然而,大众文化裹挟下的自媒体赋权具有虚假性和失控性,由此建构起来的大学生虚拟身份与既有现实身份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与冲突。双重身份的并行导致大学生陷入价值选择迷思,双重身份的冲突致使大学生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双重身份的博弈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份建构的二重化旨归在于促进大学生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双向融合,引导大学生在身份焦虑的克服中获得人格健全,帮助大学生在虚实和谐的身份经营中获得全面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J].
项蕴华 .
社会科学研究, 2009, (05) :188-192
[2]   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 [J].
丁未 .
国际新闻界, 2009, (10) :76-81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4
[4]   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 [J].
曾令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06) :93-97
[5]   浅析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对策 [J].
梁玉晶 ;
卢鑫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01) :104-105
[6]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困境与化解 [J].
吕梦醒 ;
刘魁 .
当代青年研究, 2015, (03) :70-75
[7]   媒体赋权境遇下高等继续教育发展定位考量 [J].
姜华 .
继续教育研究, 2016, (02)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