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活动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13
作者
陈义勇
机构
[1]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 公共空间; 社区; 场地大小; 深圳华侨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研究社区公共空间中,可达性、场地大小和吸引力对公共空间活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城社区为例,观察记录了社区内各公共空间4 d内的活动量,统计了各公共空间单元的场地面积、居住人口、就业人口和场地吸引力相对值,建立了影响公共空间活动量的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公共空间面积、吸引力及可达性对社区公共空间活动量的影响显著;公共空间场地面积是影响公共空间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当社区公共空间单元面积为500~2 000 m2时,其利用效率较高;对于同等面积的社区公共空间单元,增加其吸引力比增强可达性更为重要.研究认为,社区公共空间供应和布局中应以使用者需求为中心,不宜布置过大的公共空间,应化整为零,均衡布局,重视环境建设和设施的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社区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深圳华侨城社区的调查 [J].
陈义勇 ;
刘涛 .
建筑学报, 2016, (02) :107-112
[2]  
健康城市:论城市绿色景观对大众健康的影响机制及重要研究问题[J]. 姜斌,张恬,威廉.C.苏利文,吴霄.景观设计学. 2015(01)
[3]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J].
杨振山 ;
张慧 ;
丁悦 ;
孙艺芸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1) :18-29
[4]   北京市胡同社区户外环境对儿童感知及体力活动的影响——以钟楼湾社区为例 [J].
韩见 ;
叶成康 ;
韩西丽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5) :1-4
[5]   基于GPS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行为调查研究方法初探——以合肥市胜利广场为例 [J].
叶鹏 ;
王浩 ;
高非非 .
建筑学报, 2012, (S2) :28-33
[6]   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 [J].
孙彤宇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5) :82-91
[7]   城市公共空间多主体需求的关注度研究——以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为例 [J].
唐慧超 ;
王萌萌 ;
熊亮 .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9, 24 (03) :233-237
[9]  
Increasing the use of large-scale public open spaces: A case study of the North Central Axis Square in Shenzhen, China[J] . Yiyong Chen,Tao Liu,Weibin Liu.Habitat International . 2016
[10]  
Public open space, physical activity, urban design and public health: Concepts, methods and research agenda[J] . Mohammad Javad Koohsari,Suzanne Mavoa,Karen Villanueva,Takemi Sugiyama,Hannah Badland,Andrew T. Kaczynski,Neville Owen,Billie Giles-Corti.Health and Place . 2015